拉布拉多传染病怎么治?
首先,传染性的疾病分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的疾病;另一类是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1.犬瘟热 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理变化主要以脑膜和脑实质炎症为特征。本病多发于春末夏初,秋季亦可见到。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症状 为急性发热性疾病,患犬体温升高至39~41℃并持续3~5天,精神状态沉郁,不爱吃食或食欲不佳,鼻端干燥,流鼻涕,眼屎较多,结膜发红并伴有角膜水肿,呼吸急促,咳嗽,咳出黏液样分泌物。病程一般持续3周左右,如治疗及时可逐渐恢复,但常有后遗症。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死亡风险很高。
2.细小病毒性肠炎 是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犬消化障碍性传染病。以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寄生虫性 1.蛔目—异尖线虫(俗称羊蛆) 异尖线虫可分为海兽胃异尖线虫和海兽肠异尖线虫两种。其中,前者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内,后者主要寄生于哺乳类动物(包括宠物在内)的胃肠道内。当宠物吃了含有该寄生虫卵的花生米、豆类等食品后,即可引起该虫子在肠道内的繁殖,继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三:一是该虫直接侵入消化道壁吸收营养成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二是该虫在消化道内活动、钻行过程中,可能损伤消化道粘膜,导致粘膜溃烂;三是该虫死亡后的腐败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机能亢进,出现呕吐或腹泻。
随着虫子在胃肠道内被不断消化液分解,最后形成虫体残缺,尸体被消化液分解,营养成份被消化吸收,虫体的尸骸又被细菌分解,从而形成粪团排出。粪便里有虫体脱落下的皮屑,也有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后的残渣。
2.绦目一肠道寄生虫(虫体呈白色细长带状) 该寄生虫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畜共患。当宠物吃了携带有毒原体的食物后,即可经口侵入消化道,并在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成虫借助其体表腺体的分泌作用,逐渐形成囊状,内含幼虫。
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幼虫可脱囊而出,进入第2个生长发育阶段——童虫期。此时,如果狗狗吃了含有此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则童虫得以顺利侵入消化道而继续发育。 如果不能及时消灭幼虫,当其发育至成虫阶段时,则可以交配产卵,并释放毒素,造成中毒反应。幼虫还可沿消化道上行,通过口腔粘膜侵入人体,引起相应的胃肠道症状及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 治疗可用阿苯达唑制剂、吡喹酮制剂等药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