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是怎么到人身上的?
看到好多回答都是答非所问的,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寄生虫所有的生存策略都是建立在与人争夺宿主这个基础上制定的。所以理解虫子的入侵途径,就要从它寄生在不同宿主过程中,是如何与宿主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来实现的。 寄生虫的寄生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侵入、发育成较大体积并定居、形成感染。不同阶段的寄生虫所需要的宿主条件是不一样的。
1.侵入阶段 在这个阶段,寄生虫需要从门脉系统进入血液,并在循环系统中移动到组织中,这个过程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寄生虫本身性状(形态、结构)、寄生虫表面的粘附分子、宿主细胞的受本等,当然还有宿主的免疫反应。当寄生虫进入血液后,它会寻找机会侵入组织。 为了适应环境,许多寄生虫体内会产生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会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使寄生虫能更好地侵入组织,而这些物质在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例如,蛔目的寄生虫会在幼虫期形成免疫抑制剂,来防止幼虫期免疫系统的发现;而在成虫期,则不会再有此类物质的产生。
2.寄居阶段 一旦侵入组织,虫子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对于昆虫类寄生虫来说,找到毛细血管并穿透毛细血管壁是较难的一步,它们经常以吸盘或口针插入宿主细胞内吸收营养。而线虫类寄生虫则通过头部的感受器来探测宿主细胞是否存在,再通过口腔分泌黏液,将自身包被起来,然后直接刺入宿主细胞内。
无论是直接进入细胞还是渗透过毛细血管壁,都会导致局部细胞的炎症反应,此时寄生虫往往以消化酶直接侵入细胞膜,吞噬脂质从而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3.感染阶段 当寄生虫在宿主血液中运行时,部分寄生虫可能因某种原因无法进一步增殖,而只停留在细胞内,这一阶段称之为隐性感染。只有一些病毒类的寄生虫才能完成隐性感染,即寄生虫在没有造成明显症状之前就能完成繁殖。当细菌、原虫甚至很多病毒类的寄生虫能够完成显性感染的时候,就意味着寄生虫已经在细胞里大量繁殖了,并且可以产生大量的病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