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发抖怎么回事?

庄精明庄精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包括情绪起伏过大,温度过低,过度劳累,天气寒冷等,都可能引起全身发麻,发冷,颤抖。当出现这种症状时,注意保暖,调节情绪即可逐渐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低血糖 如果没有按时吃饭或者存在糖尿病病史,突然感觉自己全身发麻,发凉,可能为低血糖发作,应及时测试血糖浓度,并调整治疗方案。

2.甲减 全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作用障碍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除乏力,食欲差等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畏寒,手足肿胀,发凉,毛发干枯脱落等情况,此时应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3.帕金森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袭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肢体发僵,特别是面部肌肉受累时,会出现表情淡漠,面无表情,嘴角下缩,咧嘴“苦笑”(“面具脸”),同时可伴随语言吞咽困难,咳嗽无力,呼吸不畅等等。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再积极治疗。

4.肝豆状核变性 又名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损伤明显,除了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外,还可能出现动作迟缓,肢体震颤,言语不清等情况,严重时可有抽搐发作,且复发率高。应及时就诊,通过肝脏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情后,积极治疗。

佟露涵佟露涵优质答主

生病时发抖,是靠“肌栗”保暖

有人一病倒就会出现发抖的现象,但往往过一小会儿,这种状况就消失了,并且不再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肌栗,它在发热的初期很常见。肌栗是由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感染而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颤抖,可以产生热量,保持人体正常温度,防止体温继续下降。

一般来讲,出现肌栗,说明病人还不是很严重,它在疾病好转前就会消失。但有时,患者会再次出现全身颤抖,与肌栗不同的是,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患者高热难以忍受,或疾病在好转后,余邪未清,正邪剧争引发的寒战。另外,一些传染病,如败血症、疟疾、伤寒等,在疾病痊愈后,也会出现发抖的现象,并且常常伴随着高热。如果在病后出现发抖症状,可以采用酒精擦浴的办法改善。将酒精倒入盆中,加入3倍量的水,将干净的纱布或小毛巾浸湿后,依次擦拭颈部、胸部、腋下、四肢(从四肢近端向远端擦拭)、腘窝和腹股沟等处,最后擦手和足部。擦干后要迅速穿上衣服。另外,患者衣被不要过厚过多,并要多饮水。如果擦浴后情况未见好转,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非病态的发抖,也必须要留意

还有一部分人属于“抖友”,即使是没有生病,也常常会发抖不停。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性格引起。中医有“肝主疏泄”之说,就是说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能够调畅人体的情志活动,情志失调也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而所谓的“抖友”常常是因为本该发脾气的时候没有发,情志没有得到疏泄而影响到肝。同时,肝又具有“主筋”的生理功能,情志不遂,肝气不疏,筋失所养,所以就出现了发抖的症状。其实,这些“抖友”大多性格内向、心直口快却从不说重话,是典型的“烂好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