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为什么长白点?
小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原生动物门)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因为鱼的消化道和人的消化道相同,是直的,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是弯的,因此异尖线虫适合在鱼肚子里四处游走。
它身上的锥形口器(消化器官的前端)可以伸进消化道壁的内层,钻破粘膜层,侵入血腔,然后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同时,它还可以分泌溶解纤维素的酶,以溶解消化的纤维素类成分,导致肠道阻塞,营养缺乏,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的程度。 由于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生动物的消化道内,故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一般淡水条件下无法生存;而且由于人类不是它的适宜宿主,所以在人体内的存活能力极低,即使经过几十代的进化,也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感染人类的条件。我们通常使用的消毒液如甲醛、过氧乙酸等都可以将其杀死。因此只要保持手的清洁,不用未清洗的手直接抓取鱼食投喂,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此病。
但是,如果使用已经污染了病原体的饵料及鱼缸的水灌养植物,或者将经自来水冲洗过的容器等洗刷后不使用,而直接把刚刚购买回来的小鱼放入其中饲养,则有可能使病原体入侵,造成鱼只患该病。购买来的金鱼要先消毒或浸泡在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入缸,这既是给鱼缸消毒,也是为金鱼消毒。 对于已经患有白点病的鱼,应及时隔离,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鱼,可单独给予药物治疗;若病情较重,则可给予半饱和食盐水浸泡,并定期更换药物浓度,直至痊愈为止。常用的药物有高锰酸钾溶液、甲硝唑溶液、庆大霉素溶液以及土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