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狗在古代叫什么名字吗?

牛璐琳牛璐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好狗很多,不同地方对“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法具体说出哪些狗算好,哪些不算。 但如果抛开地方差异的话,好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活很久。 先秦时期的典籍《礼记·檀弓下》里说:“犬固有过,人岂无耻?畜狗勿使夜吠,人岂不知自止?”意思是:狗有过失是很正常的,人怎么可以没有羞耻心呢?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可有人却把它当作玩物,让它半夜三更还在狂叫,人为什么要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使狗承受痛苦呢! 这句话里虽然指的不是“好”,但说“犬固有过”,其实是在强调犬能久病不衰、年老弥坚,也就是“寿”的意思。

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衰老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了。汉代的养生专著《淮南子》中说:“形莫若缘,心若忘,可使形如朽木,心若志存,可至百岁。”这里说的“形莫若缘”指的是养护形体要多活动,“心若忘”则是说不能让心思过于旺盛。总之,这一阶段人们对“好”的解释是:形体常动而思想淡泊的人就会长寿,而一只这样的好狗也是有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兴起和养生之风的弥漫,人们在追求长生的同时也开始注意身体内部的调养。这时候“好”的含义出现了新的解释——身体健康而且精力充沛。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颂优游以容与,论精微而湛深。”意思是说好的文章应该是从容不迫而又语义深沉的。

同样,作为动物的好狗应该是身体康健又精力充沛,而不像现在一些被宠坏了的“饭来张口”的洋狗,除了会吃就是睡,一点体力活都干不了。唐太宗李世民就批评过这种“闲散”的狗:“朕之,观今之狗,吃得好肥,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心目中好的狗应该是有活力的,会跑的(跑不快就不是狗了嘛)。

魏严浩魏严浩优质答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明程度也随之增长。因此,许多事物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例如古代的“犬”,现在叫“狗”了。“犬”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这以后直到汉代,人们称狗作“犬”。到了汉代末期,人们开始称普通的狗、不好的狗叫“狗”,而对好狗仍叫“犬”。“狗”字出现也很早,但早先不作狗的名称,而用作其它意义,如《尔雅·释天》中的“庶人谓长(zhang,音丈)曰狗”,就是狗的本义。在汉末时“狗”字渐渐用作狗的名称了,但是和“犬”还是有区别的,即普通的狗、不好的狗叫“狗”,而“犬”字多指好狗。曹操有个女儿叫“曹淑”,曹淑的小狗死了,曹淑伤心地对曹操说:“狗虽小,然养之久,吾不忍也。”

可见在当时,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低的。随着人们对狗的利用不断增长,狗与人关系的日益密切,人们对狗的称呼也渐渐变得亲昵起来。到了南北朝以后,“犬”字已完全被“狗”字代替。但是人们根据各地方言的不同,又给“狗”字起了许多“小名”:犬-狗-胡、狸、狸牲、黄、乌、乌犬、犬、犬子、犬儿、狗儿、狗子、狗头、扁担、地头、地曳、地虫、地骨、地龙、地癞、地癞子、地癞壳……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