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智商排名第几?
1973年,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学者们发表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关于哈萨克斯坦人的智力发育水平》。 报告中提到了一个著名的“哈萨克人智商公式”: I=(E/C)^T 其中,I代表智力年龄(intelligence age),用成年被试的智商与平均智商之比来表示; E代表教育程度(education level),分5个档次,从1分(未上过学的人)到5分(大学博士),每档相差1岁; C是文化水平(cultural level),也划分5档,从1分的文盲到5分的高中生,每档相差1岁。 T是被试在5个方面的技能测验得分,分别是语言、计算、抽象思维、常识和数字广度。
根据这个公式,如果一个20岁的哈萨克人,他的智商是100,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00÷100=1; 如果他只有80分,那么他的智力年龄便是80÷100=0.8,比实际年龄小了2岁;如果他的分数是120,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20÷100=1.2,比实际年龄大了2岁。 这个公式的确能比较公平地反映个人差异,但是不能体现人群之间的差别。而且公式里的各项指标都很难得到精确测量,因此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能把这些变量转化成可以相加的数字,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虽然这个公式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仍然是心理学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智力计算方法之一。 心理学家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亚洲人的平均智商是102,欧洲人是108,美洲是96,大洋洲是94,而非洲人是74。 中亚地区各个国家的人的智商是多少呢? 根据这一公式算出的结论,哈萨克斯坦人的平均智商是102,吉尔吉斯斯坦人是108,塔吉克人是108,乌兹别克人是110。 不过这些数据都来自于苏联时代,今天的中亚国家的民众是否真的就那么聪明呢?美国人类学家海伦·菲斯克·哈迪尔(Helen Fisk Harder)在研究了美国移民的智商后得出结论: “我们根本没有理由相信,来自同一地区的个体之间有所谓的种族智商平均值这回事……我找不到任何证据足以支持上述理论(指基因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