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传染病有哪些?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其繁殖方式可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无性生殖产生无性孢子,有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孢子囊孢子和厚膜孢子等,无性生殖既可进行快速繁殖,亦可起到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所有真菌皆可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有性生殖不仅可形成大量的孢子得以繁殖后代,同时也是真菌不同种或同种不同株的遗传物质的交换过程,有利于子代的应变力和生存能力。
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即为真菌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表现为典型的皮损,如体癣、股癣、手足癣等。
真菌的基本特征
真菌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真菌细胞核内染色质成团,无核仁。真菌在形态上分为酵母菌型、类酵母菌型和丝状菌型三类。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在正常情况下,真菌不能侵犯人体致病,只有在有利的因素下侵犯人体后才能致病。真菌对热和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较细菌大为减弱。真菌在日光下经1~3小时,3%石碳酸中经24小时,1%苯酚中5~30日,5%甲醛中1~2 小时才能将真菌杀灭。
引起人类感染的真菌有200多种,按其侵犯人体的部位,可发生各种不同的真菌病。真菌病根据病原菌的生活环境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主要侵犯皮肤及其附属器,通常不侵犯表皮下的组织、器官,又称皮肤癣菌病。真菌性皮肤病即属于浅部真菌病范畴。深部真菌病病原菌既可侵犯皮肤、毛发和甲等浅部组织,也可侵害皮下组织、内脏、中枢神经系统、骨和关节等。在人类有两大类真菌可以侵犯深部组织,即条件致病性真菌和致病性真菌。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常有易感因素。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但仍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