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喜欢咬人怎么办?
幼儿咬人要正确处理
2-3岁的幼儿会进入“武力”解决问题的敏感期,这时候幼儿会经常用手去抢东西,或者用咬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家长和教师要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来帮助幼儿正确的表达情绪,正确的处理咬人的行为。
1.不予理会
幼儿常常是得不到关注的时候才会变得调皮,如果幼儿只是偶尔咬人,而且没有任何的情绪和暴力的倾向,这个时候家长或者教师应该及时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或者直接采用不予理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的这种行为。让幼儿发现这种行为是得不到关注的,自然也就不会再这么做。经常被咬的幼儿如果有情绪上的反应,照顾者应该多去安慰被咬的幼儿。
2.直接处理
幼儿咬人的行为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的时候,比如出血,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要采用直接处理的方式。比如把幼儿分开,不要让幼儿再产生进一步的肢体冲突。安抚被咬的幼儿,必要的时候可以上医院接受治疗。在处理的时候,不要让幼儿看到对被咬幼儿的处理方式,避免模仿和进一步恶化攻击的行为。
3.合理引导
幼儿的情绪是很不稳定的,在幼儿咬人之后不要去指责幼儿,也不要惩罚幼儿。应该帮助幼儿合理化情绪,幼儿咬人一般是由于嫉妒、恐惧、生气等情况引起的。可以询问幼儿是怎么样的情况,让他表达出情绪,然后帮助幼儿正确处理情绪,教幼儿用“我不喜欢你这么做”或者“不可以”等语言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