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会有滴虫病?
1、治疗不彻底引起隐性感染
许多养狗人一旦发现自家狗狗出现了滴虫,就给狗喂食滴丸、痢特灵等进行治疗,发现虫体消失且粪便恢复正常后,就立即停止用药。而犬体内还有少量滴虫,还在苟延残喘,当机体免疫力下降、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时,就开始大量生长、繁殖,再次使狗狗出现临床症状。
2、多次重复感染
由于滴虫主要通过污染有虫体的饮水、食物、犬窝等经口感染,而一些主人给狗狗准备的食盆、水盆没有经常消毒,或者让狗狗在有滴虫污染的地方休息、排便,也会反复多次感染滴虫,使滴虫成为很难根治的顽固疾病。
犬滴虫病的寄生部位为犬的肠道,当犬肠道中有大量滴虫寄生时,会破坏肠粘膜的正常结构,导致肠粘膜出现散在出血点和溃疡灶。被破坏的肠粘膜对肠道内水分的吸收能力下降,犬出现腹泻。
犬滴虫病的临床症状
1、慢性湿便
早期感染犬由于肠道内滴虫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的临床症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滴虫在犬的肠道内不断繁殖,虫体吸附在肠粘膜上,使犬偶尔发生腹泻、软便,粪便表面有一层粘液。此阶段犬只的粪便一般呈淡灰色,且有恶臭味,当犬稍有运动或情绪紧张时就会出现排便失控的情况。
2、溃疡性结肠炎
当犬的肠道中含有大量的滴虫时,滴虫可侵入到肠粘膜的固有层,造成肠道发生溃疡性出血,使得犬的粪便呈水样,混有粘液和血液,且有恶臭味。犬由于长期腹泻,因此食欲正常但精神沉郁、消瘦,且被毛粗乱无光泽。此外,一些幼年犬在感染滴虫后,易继发于球虫、绦虫等其他肠道寄生虫病,常出现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有的甚至出现神经症状。
犬滴虫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犬滴虫病的治疗,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有甲硝锉和灭滴灵,具体的使用方案可咨询专业的兽医,同时要加强对患病犬的护理,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必要的营养支持。犬滴虫病比较难根除,因此在犬的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