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生小狗怎么分辨?
一般母狗在生产前24小时,会停止进食饮水,这时如果主人给母狗喂食物,她会因为肚子不舒服而拒绝吃食或仅吃少量。在出生前几天,母狗的尿量和排便次数会增加;在生产当天,有些母狗会在临产前出现不吃不喝、不断刨窝、来回走动等迹象 (一)生产前症状: 1.母犬开始产生焦虑的症状,如不停地用鼻子嗅东西、不停舔舐或咬自己的尾巴、咬脚趾等;公兽开始追逐母犬,并发出低吼声; 2.行为改变:不愿让人抚摸腹部、胸部,不愿让人接近,食欲下降甚至消失,饮欲增加但喝得不多,排尿次数和量增多,频频呕吐,粪便稀薄,软便或糊状便等;
3.体温下降,精神沉郁,不动不喝不吃,呼吸加快,肌肉开始痉挛,心跳加速,对外界刺激反应差,全身无力和倦怠等。 这些症状大多会在生产后马上消失,但如果出现持续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则需尽快送医! (二)产后护理: 分娩后的母犬需要足够休息,不可让其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应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及环境的安静,避免声音、光线等对仔犬的刺激。对于刚出生的幼犬,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让陌生人到访,以免受惊,导致窒息。
出生的第7天到第14天是仔犬的第一个危险性期,这期间的仔犬容易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要特别注意这个阶段的护理。 (三)疾病预防: 在母犬生产前后,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注射疫苗可以保护幼犬不受病毒的侵害,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为防止母兽在生产期间免疫力降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可在怀孕的最后3周和分娩前5天,注射抗寄生虫药和抗菌素。